台灣寬尾鳳蝶 (寬尾鳳蝶)

Agehana maraho (Shiraki & Sonan, 1934)

特徵:

大型鳳蝶,成蟲展翅9.5~10公分;前翅底色為黑褐色,

後翅中室靠中室附近有一白色大斑紋,外緣有一排紅色弦月紋;

本蝶與其他蝶種最大的特徵差異是尾狀突起特別寬大,

內由第三、四翅脈貫穿,亦為紅色;

雌雄形狀斑紋相同,唯雌蝶體型較大。

分布:

分布於台灣中、北部一千至兩千公尺之木林區,

以太平山、拉拉山地區較多;

分布南界在高雄縣藤枝。分布廣但數量極少,

被列為IUCN評估為區域性稀有/近於受威脅(LR/nt)級物種,

農委會列為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護物種,

其寄主植物台灣樹亦為台灣特有的珍稀樹種。

 

台灣鳳蝶

Papilio thaiwanus Rothschild, 1898

雄蝶翅背面全為黑色,後翅具藍紫色金屬光澤,

後翅腹面後半部有橙紅色格狀斑

後端呈圓圈狀,雌蝶翅底色為灰褐色,

後翅背腹面皆有橙紅色格狀斑,並在後翅中央有數塊白斑。

幼蟲的寄主植物涵蓋柑桔科的飛龍掌血

食茱萸及科的樟樹,較為特別。

雌蝶將卵產在全日照環境寄主樹冠的葉上,

幼蟲孵化便棲息於此,化蛹亦在高位枝條上。

雄蝶在溪流附近活動吸水,

雌蝶在寄主附近活動,吸食花蜜,

主要發生期在 4~9 月間,冬季以蛹越冬

廣泛分布於全島海拔 2000 公尺以下的地區。

 

 

珠光鳳蝶 (珠光鳳蝶)

Troides magellanus sonani Matsumura, 1932

特徵:

屬於一級保育類蝴蝶。前翅為純黑色,翅脈為灰色,後翅有黃色斑紋

雌蝶體型較雄蝶大,幼蟲以港口馬兜鈴或卵業馬兜鈴為寄主植物,

成蟲以海果的花蜜為食。

熒光鳳蝶的種名「magellanus」是為了紀念1521年死於菲律賓的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。

分布:

菲律賓、台灣和蘭嶼的鳳蝶屬蝴蝶,為台灣島上最大的蝴蝶。

其數量極度稀少,屬於瀕臨絕種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