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玄灰蝶 (台灣黑燕蝶、景天點玄灰)

Tongeia hainani (Bethune-Baker, 1914)

特徵:

成蟲展翅寬約2226mm。成蟲前翅略似三角形,

後翅近扇形、臀區外一短尾突,雌蝶翅形比雄蝶圓

雌雄蝶翅面斑紋相似,前後背面深褐色,

前翅中央隱約有一個暗褐色短紋,後翅外緣有一排模糊的暗褐色圓斑

腹面淺褐色、翅外緣為深褐色邊,

前翅外緣有兩排鑲白邊的深褐色斑列

往內有一排鑲白邊的暗褐色斑紋、近中央有一暗褐色短紋

後翅斑紋與前翅類似、近翅基處有數暗褐色斑紋。

本種有明顯的季節型,夏季型斑紋較黑褐色、冬季型斑紋較淺褐色。

本種成蟲與霧社黑燕蝶(T. filicaudis mushanus)相似,

而最大辨別特徵是本種前翅腹面近翅基處沒有斑紋,

而後者則有兩個黑斑,此特徵可用來區別兩者。

分布:

一年多世代,全年可見,在山坡或溪谷等區域較易見到。

臺灣全島低中海拔山區,桃園、苗栗、南投、台南、高雄、屏東及台東有到之記錄。

蓬萊虎灰蝶 (姬雙尾燕蝶、姬斑馬灰蝶)

Spindasis kuyanianus (Matsumura, 1919)

特徵:

翅膀腹面及腹部佈滿黑白相間的斑紋,但雄蟲翅膀表面黑褐色,

通常們都以合翅方式停棲,外觀十分醒目。近似種有虎灰蝶、三斑虎灰蝶,

但本種體型稍小,主要特徵是下翅腹面下緣的三個黑色斑紋連接,

靠近翅緣的第3枚斑紋末端為中空的斑紋,與虎灰蝶的線狀條紋不同,

另其翅腹面的黑色斑紋中空的底色為白色,其它2種為銀白色。

分布:

低中海拔山區,分布於中、南部較多見,

但近年來在北部山區的北橫地方也常有記錄。

 

台灣榿翠灰 (邊綠小灰蝶、台灣綠灰蝶)

 Neozephyrus taiwanus (Wileman, 1908)

特徵:

雄蝶正面為會有綠色的金屬光澤,

而雌蝶展翅的顏色為寶藍色,也相當亮眼美麗。

分布:

海拔為800~2,500公尺的山區,屬於一年世代的種類,以卵過冬。

成蝶出現時間為6~9月,越高海拔成蝶出現時間會越晚。

幼蟲為單食性,只以樺木科Betulaceae的台灣赤楊(台灣榿) Alnus formosana為寄主。

成蝶腹面貫穿翅膀的白線,距離翅緣的距離相對其他翠灰蝶寬許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