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 顏色的分類 色彩三要素 其他詞彙


*顏色的分類



*色彩三要素:「色相」﹝Hue﹞、「明度」﹝Value﹞和「彩度」﹝Intensity﹞:

 


1. 「色相」Hue

  「色相」也稱為「色度」。

  肉眼在光線充足時,對不同的可視波長有不同的反應,而色相則是這些色彩的名稱,如紅、藍、綠等。
  因此,色相的功用便是標明色彩在光譜與色環中的位置。

  雖然現在的色環衍伸出了很多種類,不過藝術家為了清楚起見,一般是以十二色色環中的色相為標準。

 

十二色相環

 

二十四色相環


現代新十二色相環

 

日本色研配色体系(PCCS)の色相環

<< top >>

 


2. 「明度」Value


 「明度」或稱「亮度」﹝brightness﹞,是色彩由亮到暗的變化,或者是說色彩反射光亮的多寡。
  在任何色相的最亮與最暗之間,存在著許多明度階。

  因此在某一色相中添加黑色或白色能夠產生範圍廣闊的明度變化
    若加入不同份量的白色所產生的色彩,稱之為「淺色調」﹝tints﹞;
    若加入黑色,則稱為「暗色調」﹝shades﹞。

 

<< top >>



3. 「彩度」Intensity


  「彩度」一詞有稱「飽和度」﹝saturation﹞。

   是 用來區分同色相中,較鮮豔或較模糊的差別,也就是分辨一個色彩是較飽和、較強烈,還是較灰濛或較微 弱。
  當彩度稱為「濃度」﹝chroma﹞時,指的色彩的光線特質 。

  一般來說,最飽和、最純粹的色彩,存在於光束穿過三棱鏡得出的光譜之中 。
  不過,若藝術家運用的色料已是最接近光譜色彩的色料,就可以說這個色彩是最高彩度。

 

<< top >>




*其他詞彙:

「類似色」﹝analogous colors﹞
「互補色」﹝complementary colors﹞

(輔以十二色相環為判斷參考依據)


1. 「類似色」﹝analogous colors﹞

選定一顏色,左右兩格的範圍即為其類似色。
例如選擇了黃色,則左至綠色、右至橘色,皆可算是類似色。


 

2. 「互補色」﹝complementary colors﹞

即為在色環上對角的顏色。
例如紅色的互補色是綠色。


 

<< top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