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粉蝶 (小紅點粉蝶、鋸緣紅點粉蝶)

Gonepteryx taiwana Paravicini, 1913

特徵:

外觀近似紅點粉蝶但體型較小,主要差異紅點粉蝶下翅腹面較圓,

小紅點粉蝶下翅腹面翅緣呈波浪的鋸齒狀,形狀像一片高麗菜的葉子。

分布:

中高海拔山區,幼蟲以桶藤寄主,成蟲於4-8月出現。

流星粉蝶 (高山粉蝶、麻蘋粉蝶)

Aporia agathon moltrechti (Oberthür, 1909)

特徵:

乍看之下與Delias屬的條斑豔粉蝶及黃裙豔粉蝶很類似,不過仔細觀察會發現本種體型較小,

後翅腹面的斑紋幾乎都成鮮黃色,後翅基部的位置也有一個明顯的黃色斑,

在台灣並沒有其他類似的種類,辨識度極高

分布:

本種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,遍佈中央山脈山區,數量不少,羽化期集中在6月低至7月中,

白天時喜好訪花跟吸水,尤其是7.8月左右梨山碧綠溪一帶,

因為冇骨消跟藤繡球盛開,除了吸引大量的鳳蝶之外,

時常也可以見到本種,在拍攝上應當不困難

 

 

異色尖粉蝶 (台灣粉蝶、雌紫粉蝶)

Appias lyncida formosana (Wallace, 1866)

中型蝶類,雌雄二型性。

特徵:

雄蝶以白色為底,翅背外緣有鋸齒狀黑斑分布;

雌蝶翅背則以黑褐色為底,

上頭並有數道白灰色斑。

此蝶為世代蝶種,全年可見,

雄蝶飛行快速常聚於溼地吸水,

而雌蝶則飛行較緩,好訪花

分布:

平地至2000公尺左右山區,以平地居多,

其寄主植物包含白花菜科之魚木、小刺山柑、多花山柑及山柑等。